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展现我市决战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动讲述广大保山青年投身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广泛宣传扶贫一线的青春感人故事和先进青年典型,共青团保山市委将连续开展保山青年脱贫攻坚故事系列宣传活动。
“小赖不赖”——90后村主任的脱贫攻坚故事
一位年仅19岁,只有高中文化的90后青年,被村里推举为村民委员会主任且一干就是8年之久。通过8年的努力,她让一个拥有近千名贫困人口的深度贫困村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她,就是工作于保山市龙陵县杨梅田村的90后村主任赖改香。
沉下去,赢得百姓信任
2013年5月,年仅19岁的赖改香高中毕业,因为做事认真,为人和气,被村里的父老乡亲推选为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她知道,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饱含着全村群众对自己的深切期望,但从一个学生娃突然变身为村里的副主任,她不知该从何做起,为了尽快熟悉工作,融入农村工作环境,她主动向党员干部学习,积极讨教农村工作的经验方法。她深知,作为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只有真正沉下去、让自己成为村民中的一员,才能摸清村里的情况、了解群众的心声。进村第一天,她就开始走村入户、深入村寨和村民拉家常、聊农事,很快,杨梅田村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村子里的基本情况,她都了然于心。因为她肯问、肯学的工作态度,很快就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立军令,修通致富道路
杨梅田村通往全村15个小组的道路都是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连一条像样的土路都没有,通往各家各户的道路就更是无法称其为路了,老百姓生产的粮食运不出去,化肥种子农药运不进来,严重制约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村里经济发展。她常听人说“要致富先修路”,于是,她主动向村两委提出申请,让她来分管村里的道路交通建设,并立下军令状,如果三年内不完成全村道路的通达与硬化,她主动辞职。从那以后,县镇两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和全村各家各户的庭院里就经常出现她瘦弱的身影。她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争取资金项目,想方设法动员农户出工出力,协调解决群众矛盾和问题,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全村家家户户都通上了水泥路,村民多年来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年近七旬的村民王学山感慨地逢人就说:“活了大半辈子,做梦都没想到,如今从家里走路到县城,脚上都不用沾泥了。过去去县城办事,那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走路两头黑啊!”
2016年村两委换届,她以高票当选为杨梅田村民委员会主任。她却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抓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杨梅田村共411户1635人,其中建档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18户920人,如何让这218户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成功脱贫致富,着实让这位村主任操碎了心。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杨梅田人,对杨梅田的山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颇为熟悉,对于如何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她主动与村党总支“一班人”商议谋划,和乡党委政府汇报对接,提出充分利用杨梅田“三个百年村”升华为“党建+三新”的脱贫致富之路。
将“百年冶炼史村”升华为“党建+新生态”。将昔日的矿坑弃土播绿复绿,变为今日的绿水青山,将昨天以挖矿繁华一时的猴城片区变为今天生态旅游持续增收的旅游胜地。将“百年建校龄村”升华为“党建+新气象”。充分发挥杨梅村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注重发展教育事业,同时吸收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威信、有见地的年轻人到村委会工作,服务群众,为村委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她的倡议下,村委会引进年轻村干部4名,储备干部3名。将“百年古核桃村”升华为“党建+新产业”。在挖掘传统古核桃产业的同时打造药村品牌,2019年全村核桃鲜果产量851吨,干果280吨,相对2018同比年增长10%,经济效益达280余万元,户均年收益3000余元。全村种植特色中草药白薇、重楼、黄精等的耕地林地达400多亩,涉及300余户,实现卡户全覆盖,2019年已产生经济效益140余万元。
截止目前,全村2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实现全部脱贫,后续帮扶措施正有序跟进,群众的幸福感、自豪感、满足感进一步提升。
抓卫生,建设美丽家园
看着乡亲们一天天富起来,小赖想,老百姓富起来,还得让村里也靓起来,现在是时候把人居环境好好整治一下了。让大家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生活,幸福指数也才会更高。看好的事马上就干。于是,她组织召开全村妇女大会,在全村开展“巾帼共建美丽家园清洁行动”,号召大家注重个人仪容,提升家庭“小美”,共建全村“大美”,并利用“爱心超市”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平常入户走访,她更是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收拾家务,如何保持村容村貌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里各处也慢慢变得干净起来。“赖主任教我们打扫卫生,我们搞好了还能得到奖励,这个活动真是太好了!”村里的李大娘这样说到。
“因为喜欢,所以选择,因为选择,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走的更远。”这就是这位90后女村主任“小赖”的工作格言。